
增广见识没有见过的东西无法想象,所有的创造力都必须基于一定的基础。乔布斯如果生活在中世纪的欧洲,绝不可能创造出智能触屏手机这样的东西来,因为缺乏基础。莫扎特生活在音乐世家,自己的父亲又是很好的教育家。每天在音乐中生活,听了无数的音乐,这些就是他的见识。见识越广、创造的条件就越充足。孩子学琴,老师和家长就要肩负起增广孩子见识的责任。老师要尽可能给学生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家长要尽可能多地带孩子听音乐会、或者在家中播放音乐。 积累见识孩子听了音乐,可是听不懂。教师应设计从简到繁的学习计划,让学生分辨和模仿所聆听的音乐,并引导他们思考。对不同音乐元素的分析、对各种声音效果的模仿,就是在一步一步地建立学生自己的“工具箱”,或者“素材库”。对音乐的分辨能力极其重要,因为这里将锻炼到音乐学习者为重要的感觉功能——听觉。没有基础的孩子,能听出快慢、强弱已是十分了得。但是接受过系统学习的孩子能听到更多:音程、和声、张力、音色、调性……听辨是第一步,要学会纳为己用,还要通过模仿。模仿在音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模仿老师、模仿大演奏家、模仿一切你觉得欣赏的声音。模仿结合听辨,不断地打磨,就会使自己的“素材库”越来越丰富。 消化吸收“素材库”很丰富了,但都是别人的东西,必须被自己消化,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多问为什么:为什么强?为什么弱?为什么长?为什么短?为什么明?为什么暗?……到底为什么呀?老师的指导、大量看书、大量地对比大师们的CD、加上思考,就会告诉你答案。其中,思考,起了关

键的作用。 自由组合创造的基础是明白,不明白的创作都是假的、是天方夜谭。如果经历了上述步骤,基本就是个明白人,接下来,他就可以创造了。明白的越多,创造就会越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演奏的是什么,就会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人和人各不相同,对同一首曲子自然有不同的想法。此时,不需要再模仿老师、模仿大演奏家了,你就是你,你有能力演奏自己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