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时间艺术。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尚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诗言志,声乐是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是说心有所感,用语言陈其情、敷其事,便叫做诗;把诗里的语言读音用高低疾徐的方法咏叹,便叫做歌;依着歌的高低疾徐配成乐曲,便叫做声;发出与乐曲相和的音响的东西便叫做律。 所以未有歌之先,就有语言,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意大利著名歌唱家、歌曲作家G.P兰皮尔蒂(lambert16101669曾说:歌唱的嗓音是从讲话发展出来的讲话和歌唱在一定义意上有一致的地方。作为另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朗诵则与歌唱更加一致。1.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呼吸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歌唱的动力。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是唱不好歌的可以说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基础。通常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即深呼吸,但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尤其对于初学者,经常容易出现气息方面的问题。 如:气息太浅、气不够用、漏气等。实际上,这并不是气息真的不够用,不会用,用不上。日常的交谈中我大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每个人的音质、音量不同,却很少有人在交谈中感到肌体僵硬,气息不足
,声音吃力、吐字不清等现象。 原因在于大家都没有强迫使用嗓音,遵循了自身的发音体条件和自然状态,歌唱更应如此。 日常生活中,自然的深呼吸经常用到比如在闻花香时,气息吸得很深,充满了整个肺部,同时也非常自然放松,这样的吸气是符合歌唱要求的对于初学声乐者,要求他有感情的朗诵一首歌词远远比让他有表情的唱这首歌更容易,且效果更具感染力。朗诵中学生无论在气息、声音、感情上都把握得非常好,而在歌唱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朗诵时的肌体状态与歌唱时的状态完全一致,尝试着用朗诵的感觉去歌唱,每练习演唱一首歌曲之前先有表情的朗诵,较高的音区体会在广场上大声朗诵的感觉,掌握之后再用于歌唱,这样不仅能充分理解歌曲要表达的内容情感,而且更容易掌握正确的呼吸发声状态。因为朗诵和我日常的语言更接近,使人感觉更放松,通过一阶段的练习渐渐在气息方面做到深、通、活”有了深、通、活”气息支持便为歌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朗诵有助于声音的放松,充分运用共鸣歌唱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就其本质而言,歌唱也是一种运动,呼吸、发声、共鸣等器官及相应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协调运动。 这些器官在歌唱时各自运动的状态和相互间的协调程度决定着歌唱声音的优劣。通常认为正确的歌唱发音需要用打开喉咙的状态去歌唱,即“半打哈欠”状态:软腭抬起,后咽壁挺住,喉头处于稍低而稳定的位置和状态,这时各发声、共鸣器官正处于积极、开放而又不过分用力的状态。平时的说话中,并不要求象歌唱时那样把喉咙打开,而说话的习惯和意识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出现在歌唱活动中,使一些歌唱者产生一种打开喉咙就发不出音的错误意识。 这种意识又迫使歌唱者在歌唱发声时,不自觉地收缩喉官(尤其是高音区)从而破坏了打开喉咙的良好歌唱状态,影响发音。而朗诵则可避免这些问题,朗诵时的发音状态是日常说话状态的延伸和夸大,尤其是放声朗诵时的发音状态,与歌唱状态完全一致,朗诵时学生很少感觉声音吃力、不圆润等现象,能在较自然的状态下发音,使发音器官与共鸣器官能在自然状态下协调运动。用朗诵的状态歌唱,可以使声音更加自然、放松通畅,也容易使高中低三个声区衔接紧密,转换自如,正确运用上各个腔体的共鸣,使我歌声更加多姿多彩。3.朗诵有助于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把握作品感情表达传统的声乐艺术是十分重视咬字吐字的所谓“字正腔圆”只有正确清晰的咬字吐字,才能让听众充分领会歌曲的内容,演唱才能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另一方面,歌唱语言往往和歌曲风格、韵味紧密相关。所以,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艺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歌唱时,要求每个字都必须准确地做到咬字、归韵、收声。朗诵则是练习咬字、吐字的有效方法。演唱一首歌之前把歌词单独拿出来,拉长声调朗诵,易于体会每个字的着力部位,头、腹、尾的结构及收音和字的整体概念等问题。歌唱时,不仅单个字要交待清楚、而且要注意到歌词的语调规律,语调是指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表达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对歌唱者来说,要特别注意口气、语调和重读、轻读两方面。歌唱者反复研读、朗诵歌词,易于准确把握语调规律,结合旋律表现特点,把歌词含义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听众。声乐是文学和音乐的综合艺术,音乐和文学相倚相成,互相渗透,方能发挥它特性。要达到音乐和文学融为一体,必须充分理解歌词的意义,领悟它所抒发的感情,体味它情调韵味,分辨出它组织结构、句法声韵、轻重长短、艺术手法等,演唱时才能恰当地运用声音的特性,把歌词的意义、感情有效地表现出来。朗诵是正确把握歌曲情绪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本文来源:成都高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 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达学教育精品堂”,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 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